欢迎来到99外语学习资源与教程下载网!

英语四级

当前位置: 99外语学习资源网 > 大学英语 > 英语四级

大学英语四级题型介绍

时间:2021-12-09 20:24:11|栏目:英语四级|点击:

大学英语四级题型介绍

模块一  写作


从历年的真题来看,四级作文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主要涉及的内容有两类,一类是关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对将来的工作、人生等方面的态度看法;另一类是贴近社会变化、发展和进步的热点话题,往往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从题材来看,四级作文比较偏重议论文和说明文,但近些年,记叙文和应用文也逐渐成为出题的热点。从写作类型上来看,四级作文中的说明文主要包括现象解释和问题解决两种类型;议论文主要包括对比选择和观点论证两种类型;记叙文主要是叙述一件事情的经过并谈谈由此引发的感想;应用文则以信函为主,包括建议信、拒绝信、投诉信等,另外也会涉及倡议书、演说辞等。


以下将对各类作文进行简单归纳,并且提供10篇例文,其中包括现象解释型、问题解决型、对比选择型和观点论证型各两篇,记叙文和应用文各一篇。


一、 现象解释型


现象解释型作文一般是需要考生描述所给文字或图表反映出的现象的总体情况,然后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相关因素或影响进行解释说明,最后谈谈个人对现象的看法,或是分析该现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将来的发展趋势。现象解释型作文的基本步骤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描述现象。概括指出现象,并且描述现象的基本变化和表现。


第二步:说明现象产生的原因。


第三步:解决问题,表明观点。总结陈述现象的发展趋势或利弊,或是本人对现象的看法。


(一)主要结构范式


(二)现象解释型常用句式


第一段


According to…, we find clearly that nowadays…,which should be given concern,… has already arouse our attention, which makes us amazed/impressed.


第二段


原因1: First of all/ Firstly/ To begin with/ In the first place…


原因2: What’s more/ Secondly/ Moreover…


原因3: In addition t1hujErKH4DoLcb0/hV4gl4JwMAFBdadg71tHbcqx6hw=o / Besides…


总结: Therefore/ As a result/ Consequently,总结最终导致的结果。


第三段


In my opinion/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As to me/ In my point of view, 概括自己的观点。For one thing/ On one hand, 理由一。For the other thing/ On the other hand, 理由二。


二、问题解决型


问题解决类作文的重点在于如何解决问题,因此在简单地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之后,应该将文章的中心放在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所以,问题解决型作文一般需要考生先辨别出提纲中所反映的问题,说明问题的危害和解决问题的必要性,然后针对该问题提出应对策略或解决办法。其写作步骤为:


第一步:提出问题,对现状、形势或困难进行描述。


第二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重点在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决定因素,即列举产生此问题的原因或者列出解决此问题的几种方法。


第三步:总结全文,可对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简要评价。


(一)主要结构范式


(二)问题解决型常用句式


第一段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as become a growing concern for people. So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us to…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第二段


To solve the problem, we have figured out many ways.


方法1: First of all/ Firstly/ To begin with/ In the first place…


方法2: What’s more/ Secondly/ Moreover…


方法3: In addition to / Besides…


总结: In a word, stronger measures can and should be taken to…


第三段


To sum up,… 重申主题. It is high time for us to…  Therefore,…


三、 对比选择型


这类作文一般是先指出一个有争议的现象、话题或观点,或是提出两种对立的观点或做法,然后要求考生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这是四级考试中常见的一种作文形式。这类作文的基本模式是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论述一些人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看法,或某一事物的优点;


第二步:论述另一些人对此事物或现象的看法,或某一事物的缺点;


第三步:表明自己的观点。


(一)主要结构范式


(二)对比选择型常用句式


1. There is a general discussion nowadays on the problem of…  Some argue/hold that…, but others set forth a totally different argument about the issue.


2.  In reaction to the phenomenon, some people believe…; in their mind,…  Others maintain…; in their eyes,…


3.  Personally, I side with the former/latter opinion.


4.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 will prove to hold greater superiority over B.


5. There is no doubt that… has its drawbacks as well as merits.


6. I am for the opinion that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7. From what has been mentioned above, we can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四、观点论证型


这一类作文通常是围绕某一事物或观点进行论证,有时会以格言或谚语为议论对象,要求考生提供论据加以说明。这类作文的基本模式有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提出观点。通过背景描写引出论点或直接提出论点,并阐述论点中的道理或正确性表现。


第二步:论证观点。引出论据,开始论证观点。


第三步:总结观点。得出结论或表明个人看法或做法,注意表明自己观点的时候要清楚明白,不能含含糊糊。


(一)主要结构范式


(二)观点论证型常用句式


第一段


As is wellknown to all,… (直接提出论点,点明主题). There are numerous facts supporting this argument.


第二段


A good case in point is… (论据一). For example,… (举例说明论据一). In addition,… (论据二). And… (论据三)


第三段


Considering the above mentioned, we may reasonably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重申论点,呼应开头). As a college student, I am supposed to… (提出建议或表明决心).


五、 记叙文


英语四级的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通常分为三类:


第一类:以人物为主的记叙文。即以人物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这个人物来写一件事或两件事。


第二类:以事件为主的记叙文。即以事件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中心事件可以写一个人或几个人。


第三类: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应注意的是,在一篇记叙文中,写人、写景、写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不可截然分开,但各有侧重。


对这类作文题目,通常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  总结描述。交代清楚故事涉及的人物、时间、地点、及事件发生的背景。


2.  具体描述。具体描述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3.  最后分析。谈谈“我”的个人感受,包括“我”由这件事情而引发的感想或得到的启示。


记叙文常用句式:


There is no more appropriate time than this to…


Nothing can express my… feeling to…


It was… when I…


Hardly… when I…


It impressed me so much that…


It was not until… that… do…


六、 应用文


四级写作目前考过的应用文包括建议信、投诉信、竞选演说词、景点介绍和海报,另外,拒绝信、求职信、申请信、祝贺信、倡议书等校园生活中常涉及的应用文体也在大纲规定的考察范围内。下面列举拒绝信的结构作为参考。


拒绝信公式:


右上角:日期


左上角:称呼


正文:第一段:交代写信目的,委婉表达自己对邀请、请求等的拒绝,并向对方表示谢意。


第二段:具体阐述拒绝对方的理由。


第三段:希望不会给对方带来不便,向对方表示抱歉和祝愿。


右下脚:署名


模块二  听力


一、听力对话


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理解部分的分值比例从原来的20%提高到35%,由此可知答好听力部分是顺利通过四级的一个重要环节。四级听力部分由8个短对话、2个长对话、3篇短文和1篇复合式听写四个部分构成。虽然听力考试比重加大了,然而它恰恰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听英语录音时如果掌握了一些实用技巧,就能更容易克服听音时的心理障碍、语速障碍、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把所听的内容抓住、吃准,听力发挥得更好。现就如何答好听力对话部分提供一些建设性的解题技巧和应对策略。


(一)抢读选项,大胆预测,带着问题听录音。


首先,快速浏览每道听力四个选项,大胆预测听音重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结果等)。抓住了这些细节,就等于抓住了对话的“精华”。例如,如果四个选项都是数字,听音时就要留心包含数字的语句,这样听音时就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二)留心抓住关键词和关键信息,注意倾听言外之意。


其次,听音时要全神贯注,根据试题选项预测并且抓住关键词和关键信息,也就是要抓住对话的中心思想。题目如果是涉及说话人的观点、态度、意图时,听音时就要留心带but, however, though等词后的句子,辨别虚拟语气及部分否定和完全否定句型,还要注意语调的变化,才能正确答题。言外之意是对听到的内容有时要归纳提炼,才能抓住其精髓。关键词对听懂对话往往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说到关键词,它们的发音往往会有意无意变得更重,发音也更清晰。听音时在被强调的音节中去找关键词,一般都不会错,而且还能抓住说话者的语气。另外,留心捉摸开头的一两个句子,往往也能猜测出后面要说的内容大意。例如,If it hadn’t snowed yesterday, I would have finished my task. 此句话的真实意思是:昨天下雪了,我没有完成任务。


(三)整体把握,连贯记忆,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对于听不懂的词语,要果断放弃,接着往下听,抓整体理解。最后,听音结束后,根据所提出的问题以及边听边记的信息,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选出正确答案。


要特别强调的是,听力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长期、大量、艰苦的训练,也离不开听、说、读、写各项素养的全面提高。它是基于阅读理解、词汇量、语法知识和背景知识等基础之上的。可见,听力解题能力和技巧需要天天坚持练习,才会有明显的长进。一旦中断,你投入的精力就会大打折扣。训练听力的同时,掌握大量的词汇也是听懂对话的关键。只有不断扩大词汇量,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听力理解时才会更加顺畅、轻松。


二、短文填词


(一)题型讲解


听力短文填词是大学英语四级测试中听力部分唯一的主观题型,其分值占听力部分的28.6%,占全卷的10%。与其他三种听力题型(长、短对话,篇章理解)相比,听力短文填词具有特殊性,更侧重对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包含了对学生的“听”(考查听力材料的理解)和“写”(词汇的书写能力)两方面能力的考查。四级听力短文填词所选文章的篇章长度大约在200—250词之间,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动词的考查


涉及到动词的单复数形式、时态和语态、某些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以及动词在含有情态动词、虚拟语气的句子中的正确形式的选择。做题时要注意依据上下文的语法结构判断所填动词应采用何种形式。


2.  对名词的考查


涉及名词的单复数、表示数量的名词及常见的名词词缀(如-ment, -tion, -ist, -er, -or,-dom,-ity等)。做题时要根据空格前的修饰词和后面的谓语动词等线索来判断名词的单复数形式,还要注意名词作定语的现象。


3. 对形容词的考查


除考查一般的形容词外,还涉及由现在分词、过去分词演化而来的形容词以及与介词搭配使用的形容词,听音时要特别留意词尾,并注意与其搭配的介词,从中寻找线索。此外要熟悉常见的形容词后缀, 如-tive, -able,-ful, -less,-ous,-ent, -ic, -al等。


4. 对副词的考查


涉及到用于说明动作发生时的情形或状态的副词。做题时注意分析空格所在句子的结构,当句子主干成分齐全,且又可排除所填词作定语的可能,那么该词极有可能为副词。


5. 对易混词的考查:


涉及同音或近音异义和近形异义词,如four与for,whole与hole等,这些词会产生听音上的障碍。做题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的句意进行分析。


6. 对较难单词拼写的考查:


涉及一些拼写较为复杂的单词的考查,含有前后缀,或含有重复字母的词汇等如phenomenon / phenomena, recommend, occurrence等。


7. 对习惯搭配的考查:


常见的习惯搭配有形容词与介词,动词与介词, 名词与介词,名词与名词等,平时要注意加强积累。


8. 对等逻辑关系的短语的考查


注意结合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连接词,找出与所填词并列的词汇从而推断所填词的可能含义与形式。如and,but,or所连接的单词,词性通常一致。


9. 对表示并列、排比、举例、列举、转折、条件等关系的短语的考查


注意根据上下文判断所填词可能的形式和含义。常见的有as well as, together with / along with / coupled with, complete with, consequently, therefore等。


(二)解题要领


1. 听前做好预测


浏览听力材料,关注材料的首尾部分及空格前后的部分,注意达到以下目的:


(1)掌握篇章大意。


(2)确定空格所要求填写单词的词性、单复数以及时态、语态。


(3)根据上下文推测要填单词的可能词义。


2. 听中巧妙分配


尤其要善用第一遍听音。在第一遍听音时,注意以听为主,以记为辅,切忌急于完整地填写每个空格。要重点理解空格处单词的含义,单词拼写适当简单记录,如使用缩写,若一时想不起某个单词的拼写,切忌过度关注,以免顾此失彼。对于其中所涉及到的短语,在整体上把握含义的前提下,适当记录关键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介词、连词、冠词等可暂时略去不记。


尽量使用缩略语节省时间。对于熟悉的较长词组的记录尽可能使用缩略语记录,可节约时间,从而覆盖更多听力信息。


3. 听后认真核查


通篇核查减少失误。通篇核查可避免一些低级的错误,减少不必要的失分。应特别注意:利用语音、拼读规则,参照语篇的语法关系和语义连贯来判断——单词拼写、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变化以及形容词、副词的词尾、上下文的词汇照应等。


三、 听力短文


四级听力短文理解是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听力试题的第二部分(section B)也是听力考试中较难的一种题型。通常有三篇难度适中, 话题比较流行的小品文或小故事组成。每篇短文长度在200—250词之间,语速为每分钟130—150词。每篇后设3—4题,共10题。每题为一个特殊疑问句,短文和问题的录音都只放一遍,要求考生从每题4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考生需要较高的听力理解能力。听力短文的问题多涉及重要细节,中心思想,作者态度以及特殊词汇等几个方面。 了解短文听力的体裁、题材和选材方向,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会帮助同学们会取得较好的成绩。


(一)体裁


四级听力短文的体裁基本为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三大类,出现频率最高的文体是记叙文,几乎每年都考所以在备考时应格外重视。


(二)题材


四级听力短文的题材包罗万象,对近年来的考题进行综合分析,将其分为5大类:故事叙述类,人物传记类,科普类,风土人情类和日常工作生活类。希望考生在备考及考试时能把握住各类题材文章的特点,迅速抓住文章脉络,领会文章含义。


1. 小故事


小故事一般以记叙文的方式出现,这类文章有一定的情节,比较有趣,浅显易懂。应该特别注意人物的语言,同时捕捉并记录可以回答who, what, when, where, how and why等问题的有关信息,从而抓住故事发展的脉络,理解全文。


2. 人物传记


属于记叙文,一般是对真人真事的记叙,大多记叙中外历史上一些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文艺家的生平事迹或事业上的成就,也可以继续普通人物的特殊经历和业绩。应该特别注意人物的生卒年月地点、主要业绩年代,以及对人物的社会评价,这些一般都是明显的考点。


3. 科普类说明文


也是常见的体裁。它通常是用来说明一些科普知识、生活常识或社会问题。说明文中科普短文比较多,不像小故事,缺乏趣味性,一般比较难懂。有时短文的句子结构较为复杂,有时会夹杂一些专业术语,这都增添了短文的难度。但如果我们注意分析,还是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性。


4. 风土人情类


4xWbcPAwC9zmkCLk6WKufav7R97sXe3QoY6EDXmDYj8=

包括对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机构设施介绍以及西方文学艺术的说明,真题中涉及过的主题多种多样,如英国监狱介绍、伦敦出租车司机情况、吉普赛人的历史、美洲农作物历史、著名作家及其作品等。而学校教育类文章也着重于英美教育体系的介绍,如英语学习和教育情况、美国学校教育制度、图书馆使用介绍等。这说明我们平常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应该注重英美文化方面的背景知识,从文化的角度入手轻松学习英语,提高做题的准确性。


5. 日常生活类


包括以说明文形式描述的日常使用的生活用品,如电脑、服饰、书籍等,以及以议论文形式表述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谈论的话题和活动,如家庭生活、独生子女、税收等。这充分体现了听力与口语以及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题材的丰富性要求我们应该在提高听力的同时也应注意扩大阅读面。我们学语言目的不是要背单词句法,而是通过这样的工具,帮助我们了解外部世界,了解他们的文化。所以课外广泛的阅读是学习的真正目标,也是考试考查的方向之一。


(三)提问方式


1. 中心思想式


提问方式有: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is passage?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What is the speaker talking about? 等等。


做这一类题时一定要注意集中精力听好短文的开头,因为四级听力短文一般会开门见山,把中心思想置于文章的开头。另外,如果文中反复出现同一词汇或同一类词汇,同样也值得我们特别注意,因为包含有这类词汇的选项能较好地体现中心思想,通常就是正确答案。


2. 事实细节题


所考察的细节包括具体时间、地点、主要人物或事件、各种数字等,问题一般为whquestion的形式。这类题要求我们听到文中出现时间、数字时一定要特别敏感,及时做好笔记;另外,文中一旦出现以因果连词(如because, so, due to等)和转折连词(如but, however, though等)引导的句子也要格外留心,这些地方往往就是考点。


3. 对错判断题


提问方式有: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首先一定要听清提问,对于有没有not一词要弄清楚。其次要注意原文否定的的变换表达,如hardly,too…to… 等。这类问题其实是扩张了的细节题,如在听前能预先读到相关关键词,听时只需打钩或打叉即可。


4. 推理推测题


提问方式有: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What does the speaker think about the problem…?


What does the speaker most concerned about?


How does the writer feel about…?



做这类题时一定要注意短文有明确判断的不是推断,而且一定要根据短文的观点而不是根据自己的观点或常识来推断。


(四)解题步骤


根据听力短文体裁较为固定,选项已知,各小题类型相对固定,有弹性时间可利用的命题特点,我们可总结出如下解题步骤。


第一步:听音前浏览选项,推测对话内容,问题内容。


第二步:听音时结合选项,手眼脑并用,记录关键信息。


第三步:听音后综合利用各种解题技巧迅速选择,进入下题。


模块三阅 读 理 解


一、篇章词汇理解题


(一)测试目的


篇章词汇理解题是完形填空的一种,目的在于考查对上下文的理解和词汇的应用能力。


(二)测试形式


选词填空题占整个考试的分值比例为5%(35分/710分)。一篇阅读文章,长度在250词左右,题目为10道选词填空题,要求从给出的15个词中选择10个填入合适的空档中。对于四级的一般文章,选项有如下特点:15个单词中3个名词正确答案+1个名词干扰答案、3个动词正确答案+1个动词干扰答案、3个形容词正确答案+2个形容词干扰答案、1个副词正确答案+1个副词干扰答案。应该说四级大部分文章都存在以上特点,但是有时也不完全一致,希望考生利用以上特点作为答题的一个参考。


(三) 基本要求


1.  篇章词汇理解题考查的对象皆为实义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所以要求考生应该熟知大学英语四级的积极词汇,熟知单词的词类和不同意思。


2.  词汇理解题目顾名思义是要理解,也就是要求考生对上下文的理解,尤其是对上文的理解,要求比较高。


3. 由于考试的形式是选词填空,所以考生必须熟知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例如:词性的归纳(4种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基于语法的判断(单复数、ing形式等)、常用搭配的掌握等。


(四) 阅读步骤


第一步: 略读全文,确定中心。


考生拿到题目以后,由于考查考生对篇章的理解,首先应该略读整篇文章,确定文章的中心或主要说明的问题。文章大概在220至250词,用1分钟左右的时间略读即可。


第二步: 详读选项,词分类。


选项中的15个词是考查的关键,考生应该详细的理解这15个单词。熟悉的单词标明词性和词义,不熟悉的单词或者不认识的单词只需标明词性,然后根据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四大类按规律排列在试卷上。


第三步: 瞻前顾后,灵活选。


词性分类之后,回到原文中,根据原文中空格前后的单词或者前后语句确定所要填的词性,然后从分类好的单词中选择出词性、意思、语法都符合要求的最佳选项。


第四步: 复核检查,定结果。


篇章词汇理解题目类似于完型填空,这就需要考生不仅要迅速的确定答案,还要在确定答案之后迅速复查。检查上下文是否通顺、上下文的逻辑结构是否正确、文章的意思是否出现偏差等等,复查无误后即可确定为最后答案。


(五) 解题技巧


1. 首先要辨性 (辨别词性)。


(1)不认识的单词看词缀(见后面附表)。


(2)认识的单词要注意词性的单一性和多样性。


比如:must,most均可做名词。do the most you can,此处的most即为名词。


(3)动词归类要细分为-v,-ved, -ving。因为一个空可以填动词,但填原形、过去式还是ing形式要自己根据语法判断。


2. 一个单词有多个词性时,要在不同分类中都标出。


3. 如果选项中出现一组近义词或反义词时,往往有一个是干扰选项,它注重考察的是对词汇的精确理解,要求考生分析清楚其细微的区别。


4. 如何判断原文空缺处所需单词的词性。


(1)动词


①前后都是名词短语,中间一般为动词(时态看前后文)。


②一个句子有且只有一个谓语动词。


③一个完整的句子之后再跟逗号,后面一般是非谓语动词短语。


(2)名词


①名词主要做主语、宾语。


②形容词或名词都可以修饰名词


例:The hot, humid (潮湿的) air over the ocean causes severe 49 thunderstorms.(49可能是形容词,也可能是名词修饰thunderstorms)


③限定词(the, this, that, a, my之类)后必有名词。


④谓语动词前必有名词或名词性质的主语。


⑤介词后面必有名词。


(3)副词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六)四级常用词缀


1. 名词后缀


(1) -or/er/ess/crat/cis:做某件事情或职业的人或物:worker, debtor


(2) -acy,表示“性质,状态,境遇” democracy, accuracy, diplomacy


(3)-ance, ence表示“性质,状况,行为,过程,总量,程度” importance, diligence, difference, obedience


(4) -ancy, ency,表示“性质,状态,行为,过程” frequency, urgency, efficiency,


(5)-bility,表示“动作,性质,状态” possibility, flexibility, feasibility,


(6) -dom,表示“等级,领域,状态” freedom, kingdom, wisdom


(7) -hood,表示“资格,身份, 年纪,状态” childhood, manhood, falsehood


(8) -ion, -sion, -tion, -ation, -ition,表示“行为的过程,结果,状况” action, solution, conclusion, destruction, expression, correction


(9) -ism, 表示“制度,主义,学说,信仰,行为” socialism, criticism, colloquialism, heroism


(10) -ity,表示“性质,状态,程度” purity, reality, ability, calamity


(11) -ment,表示“行为,状态,过程,手段及其结果” treatment, movement, judgment, punishment, argument


(12) -ness,表示“性质,状态,程度” goodness, kindness, tiredness, friendliness


(13) -ship, 表示“情况,性质,技巧,技能及身份,职业” hardship, membership, friendship


(14) -th,表示“动作,性质,过程,状态” depth, wealth, truth, length,


(15) -tude,表示“性质,状态,程度” latitude, altitude(海拔)


(16) -ure,表示“行为,结果” exposure, pressure, failure, procedure


(17) -grapy,表示“……学,写法” biography, calligraphy, geography


(18) -ic, ics,表示“……学,……法” logic, mechanics, electronics, linguistics


(19) -ology,表示“……学,……论”biology, zoology, technology (工艺学)


(20) -nomy,表示“……学,……术” astronomy, economy, bionomy (生态 学)


2. 形容词后缀


(1) -able, ible, visible, flexible


(2) 名词-ish, foolish, bookish, selfish (注意accomplish, vanish是动词)


(3) -ive, active, sensitive, productive


(4) -like, manlike, childlike


(5) 名词-ly, manly, fatherly, scholarly, motherly


(6) -some, troublesome, handsome


(7) -ful, beautiful, wonderful, helpful, truthful


(8) -ous, dangerous, generous, courageous, various


(9) -ent, violent


(10) -most, foremost, topmost


(11) less,表示否定,countless, stainless, wireless


3. 动词后缀


(1) -ize, ise,表示“做成,变成,……化”modernize, mechanize, democratize, organize


(2) -en,表示“使成为,引起,使有” quicken, weaken, soften, harden


(3)-fy,表示“使……化, 使成”beautify, purify, intensify, signify, simplify


(4)-ish,表示“使,令” finish, abolish, diminish, establish


(5) -ate,表示“成为……,处理,作用” separate, operate, indicate


4. 副词后缀


(1) (形容词) -ly:bad→badly坏地/恶劣地,careful→carefully小心地


(2) -wise:clock→clockwise(a./adv.)顺时针方向的(地);like→likewise同样地


(3) -wards:out→outwards向外面地,north→northwards向北方地


(七)解决15选10题型的五大绝招


1. 词性判断


2. 常用搭配


3. 内在逻辑


4. 感情色彩


5. 语法常识


二、长篇阅读匹配试题


(一)题型讲解


长篇阅读匹配题是阅读题的第二部分,分值占阅读部分的28.6%,占全卷的10%。要求考生在15分钟内完成约1000词的文章阅读及其后的10道匹配题。长篇阅读匹配题主要在于测试各种快速阅读技能,特别是短时间内抓住主题(skimming)和定位信息(scanning)的能力。长篇匹配题的文章可分为有、无小标题两种文章形式。含有小标题的文章,每一部分都有一个概括性的小标题,即本部分的主题词(句),把握小标题可帮助考生快速地把握文章的行文框架和主要内容。无小标题的文章,文章各部分之间没有明显的分割,因此要在浏览中标示出主题词(句),从而帮助定位信息点。长篇匹配题的题型以细节题为主,突出考查学生快速查找细节信息的能力。


(二)长篇阅读基本方法


1.  略读(skimming)


要求考生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关键在于对信息进行取舍,抓大放小,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1)注意版面细节。


如文章的主(副)标题、小标题、斜体字、黑体字、脚注、标点符号等。通过对文章的主(副)标题、小标题进行预测浏览,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文章的结构框架,预测有关的细节。


(2)阅读文章开头段落,了解文章体裁和结构。


四级阅读以议论文和说明文为主。文章体裁不同,阅读时关注的重点就不一样。说明文要注意文中的定义、概念、重要数据和细节;议论文要注意作者的论点、态度和结论。文章结构不同,文章的重心也存在差异。现象解释型、问题解决/方案型的文章重在解释和方案,文章重心靠后;结论解释型文章,结论和解释都同样重要,文章重心处于一前一尾。


(3)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


抓住了主题句就掌握了段落大意。大多数主题句位于段首,结论句位于段末。


(4)注意连接词的使用。


常用的连接词预示着文章信息的走向。转折词如however, moreover, in spite of等往往表示信息的前后对立;并列词in addition to, besides和序列词firstly, secondly等预示对等信息可能出现的机率较大。


(5)阅读结尾段,了解作者的结论和态度。


2. 寻读 (scanning)


寻读是针对细节题的一种有效解题方法,利用题干中的关键词,快速在文章中搜索、定位这一关键词来解题。


(1)寻找信号词。


在文章的浏览过程中,对文中信息重要性的判断可以帮助考生快速有效地了解段落的大意。在浏览过程中,读者可以通过寻找“信号词”来区分重要信息和非重要信息。以下列出的是阅读过程中常见的几类“信号词”。


①提示下文所涉及的关键点或重要信息的词组:


The main/important point/conclusion/ reason…


②提示下文的结构框架的词组:


There are three major reasonlsvfObPHp6I0xCTlQlV8fw==s…


③转折词but,however, in contrast 等表示信息的前后对比:


The rising birth rate is not due to increased fertility,but to a sharp decline in the death rate.


④并列连词 moreover, in addition to, besides 和序列词 firstly, secondly等,预示信息的对等。


⑤表示因果关系:as a result, owing to, therefore, hence, consequently, since, because (of), for, due to,等。


⑥表示例证关系:for example, for instance,a good case in point is…,举例是为了解释说明,因此例子前面的说明和后面的结论就是重点信息。


⑦在文中提问可以突出问题后的答案,提示读者答案中有重要信息。


Why is a piped water supply so important? Disease due to contaminated water is a common cause of death in childhood.


⑧作者立场、主张反复重申,以保证读者完全理解作者的观点。例如:


Death control can be achieved autonomously.In other words, the death rate can be cut without anything else changing.


⑨文章的结论通常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读者要在文中寻找提示结论的“信号词”。


To sum up,…


Therefore, the result…


In conclusion, we can…


One of the primary conclusions…


(2)巧用标点符号。


破折号、冒号和小括号在文章中起解释说明的作用,巧用这些符号一方面可以让我们理解生僻词或难句。另一方面,这些标点符号是为了突出前面的信息,如果不需要,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标点符号后面的细节忽略,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例如: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dependent on cash crops — sugar, coffee, cacao, cotton.


Precipitating / unexpected factors are those which reduce the food supply (droughts, floods, wars, epidemics)…


Dump — an open hole in the ground where trash is buried and that is full of various animals (tats, mice, birds). (This is most people’s idea of a landfill!).


(三)长篇阅读匹配题解题技巧


长篇阅读匹配题的解题技巧可概括为:“定位信息是关键,范围由大再到小,锁定目标核(实)信息。”由于信息的定位是关键,因此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原文照搬


由于快速阅读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阅读速度,所以有相当比例的题目是原文再现,考生只要能够找出原文相对应的位置,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2. 同义转述


题干的陈述是原文内容的同义替换,利用同义词或近义词取代原文的部分内容。


3. 概括大意


题干的内容是对原文中某一个段落、或某一段落中涉及到的观点的概括。


4. 表述方式变换


题干中的表述方式与原文相比进行了主、被动转换,肯定、否定形式的变化。


三、深度阅读


四级阅读考查的题型主要是细节题,另外还会涉及态度题、主旨题、推理题、语义题等。各类题型表现形式不同,考查重点各异,解题方法有别。


(一)细节题


1.  细节题解题方法


细节题考查考生对文章所涉及信息的查找能力和句子的理解能力。在解题时,考生应先看题干再看文章,这样就会有方向感,目的感。所以,细节题的重要做题方法就是:先看题干,再看原文,带着题干中个别的特有信息或者带着题干的中心话题在原文定位,采用“三精读一略读”的阅读方法。


一是精读文章首段和每段第一次出现的结论句,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二是精读关键词定位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细节题题干都是相应原文的变形(如同义改写、词性转换等),因此要找到答案一定要找到题干在原文中的出处,再把原文和选项相比较,正确选项应该是对原文的精确改写,应该符合两个特征:形式对应和含义对应,比如原文中出现比较形式,那么正确选项中也应该出现相应形式,同时,含义应该是原文的同义替换,相同的意思换了一种表达方式。三是精读重要考点,比如:转折、比较、因果、结论或总结。略读就是粗略阅读甚至不读其他不相关的细节性信息,因为干扰选项往往来自于这些地方,精读后反而会增加干扰选项的迷惑度。


2. 细节题注意点


考生做细节题时,要注意合理但不正确的选项。很多考生在做题时,忽视了题目与原文的联系,凭着合理性的主观猜想选择答案。结果很多考生感觉题做得很好,但核对答案时发现错了很多。


(二)主旨题


1. 主旨题解题方法


(1)文首、文尾找主题句,提炼文章标题。一般用于新闻报道、说明文、议论文。


(2)首尾呼应展现主题句,瞻前顾后归纳大意。这种归纳法一般用于总—分—总结构的议论文。


(3)整合每一段的主题句,归纳大意。适用于没有明显主题句的文章。


(4)从段落中归纳要点抓大意。这种方法在记叙文中用到比较多。有些文章或段落无明显的主题句,只是暗示性地体现主题。这就要求考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文中所叙述的事实或提供的线索来概括总结主旨大意。


2. 主旨题注意点


如果是考文章主题,那么正确答案一定具有概括性和结论性,所以细节性的选项肯定是错的。此外,解答主旨题应提防题目设计的干扰项(错误选项),如:


(1)概括范围太窄,只表达局部信息或某一细节,不能概括整篇文章的主旨大意。


(2)概括范围太宽,所表达的内容超出或多于文章阐述的内容。


(3)无关信息:即文章中未提到、或找不到语言依据的信息。


(三)态度题


1. 态度题解题方法


态度题可以考查作者对一个中心话题的看法,也可以考查作者对某一具体细节的态度,但是从历年考查方法来看,四级阅读更加注重前者。所以,态度题经常可以通过文章主题来判断作者的态度。作者的态度、倾向是指作者对陈述的观点是赞同、反对还是犹豫不定,对记叙或描写的人、物或事件等是赞成、同情、冷漠还是厌恶、憎恨。作者的这种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往往隐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或流露于修饰的词语之中。因此,在推断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文中作者的措辞,尤其是表达作者感情色彩的形容词。


2. 态度题注意点


考生应该熟练掌握在态度题中经常出现的单词,如positive, negative, optimistic, pessimistic, approving, concerned, objective, compromise等。另外,从以往四级考试的题目设计来看,作者的态度一般是或褒或贬,或乐观或担忧,中性评价为正确答案的较少。


(四)推理题


1. 推理题解题方法


(1)抓住特定信息进行正向或逆向推理。做此类试题要善于抓住某一段落中的关键信息,即某些关键词或短语,利用这些关键信息去分析、推理、判断,利用正面推理或逆向思维,推断出这句话所隐含的深层含义。


(2)整合全文(段)信息进行推断。做推理题时,有时需要在弄懂全文意思的基础上,整合与题目相关的有用信息,综合起来去推理判断,确定最佳结论。


(3)利用语境的褒贬性进行信息推断。几乎每篇文章的语境都有一定褒贬性,这种褒贬性反映了主人公的特定心理和情绪状态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利用好文章的语境褒贬性就能在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准确的逻辑判断。


(4)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得出结论。逻辑结论是指严格根据文章中所陈述的事实、论点、例证等一系列论据材料进行推理,从而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而不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态度、观点或爱好去理解文章的内涵。


(5)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推断。知识推断是根据文章中所阐述的细节,运用自己掌握的背景知识进行分析、推敲,从而得出符合文章原义的结论的一种推断方法。知识推断题一般都是针对细节,因此,解答此类题,不仅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知识,而且还需要充分地理解细节信息以及有关背景知识。


2. 推理题注意点


很多考生在做推理题时,有一种思维误区,认为一个选项与原文相去越远,就越可能是正确答案,所以在找不到原文的依据时,就随心所欲地推导。其实,很多情况下,推理题的正确答案与原文含义相差并不大,不必把这类题想得太难。


(五)语义题


1. 语义题解题方法


语义题要求考生从上下文中进行分析,推敲单词或句子背后的意思。解答此类题型要求考生理解上下文逻辑关系,通常多为并列关系和转折关系。此外,题目若是考查句子的含义,查找答案的方向还得做一个细分:如果句子简单,一般在上下文中寻找答案;如果句子复杂,则更加倾向于在句子内部找答案。


2. 语义题注意点


如果题目考查简单的单词,正确答案会与该单词的常用意思没有多大关系;如果考难词,感觉很难找到分析的线索时,就把四个选项代到原文中,能使原文逻辑正确,意思完整的为正确答案;如果考句子的含义而导致分析完全没有思路时,不妨结合题目问题来分析,可以体现主题,或与主题的逻辑一致,一般就是答案。


综合上面各种题型的分析,可以发现在篇章阅读理解题型中,题干反映题型,题型反映考查重点,重点体现阅读原文的方向。另外,从文章本身来讲,考试的形式可以变化,文章的长短可以变化,段落的多少可以变化,但是考试的本质似乎没有改变。比如,考查观点性的语言,考查涉及逻辑关系的地方,如因果关系,比较关系,并列关系,转折关系等。所以,我们要结合这些考查重点,培养一些“考试的眼光”,培养对原文中相关语言点的感觉。


在四级训练过程中,为了提高解答阅读理解题型的效率,考生需要总结、分析错误的原因,不能一味题海战术。只有通过总结才能明白为什么错,才能发现自己最需要提高的地方在哪里,是词汇量不够大,句子理解有问题,还是定位、分析选项的解答速度比较慢。如果发现是大量单词不认识,那就需要赶紧背单词(时间不够则可以着重记忆阅读文章曾经出现过的单词);如果虽然单词已经大都背出,但句子理解仍有问题,那就需要多看一些长难句,提高一次性看懂句子的能力;如果定位、分析选项的解答速度比较慢,那就需要提高对题型的判断能力,提高对文章中常考语言知识的敏感度。


模块四  翻译


从2013年12月起,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类型均有所调整。其中翻译部分也一改前颜,由原先的单句汉译英改为段落式汉译英,文章长度为180—200个汉字。答题难度有所提升,做答时间由原来的5分钟增长到30分钟,所得分数也相应提高了15%。如此看来,翻译在整个四级考试中所占分值不可小觑,考生对此应给予高度重视。


应对翻译试题,首先要了解其题源特点。其实,翻译内容无外乎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题材。根据2013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内容,围绕“中餐”展开讨论,可见这是源于中国饮食文化题材的一篇短文,与考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是考生比较熟悉的一个话题。因此,考生在平时就要多读书,多掌握一些和中国文化、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知识,一定要多积累百科知识,并掌握相应的英语表达句型,以便到考试的时候能够派上用场,做到胸有成竹。


一、 词的翻译


众所周知,段落翻译均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而句子则是由一个个单词构成,如果暂且忽略句式结构、逻辑关系,那么,词则是能否翻译出整个段落的核心。纵观四级英语考试的词,难度不是很大,甚至有些难度系数大的单词,试卷上还会出现相应的提示,所以考生只需掌握好四级核心词汇即可。既然词不难,那难点在哪呢?其实,最难把握的是词义的选择。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汉译英时往往需要根据上下文翻译出相应的词,而不能按照原词的字面意思来翻译。


(一)词义选择


所谓词义选择,是指此本来就有这个意思,问题使我们要将其在特定场合的正确意思选出来。正确选词是保证译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如果能做到在词语意义和字面形式上都对等当然最好,如果不能兼顾,则取义,舍形式。选词时,要注意词义的广狭、所处的语境、词的褒贬和感情色彩。


原文:剪纸被用束装饰门窗和房间,以增加喜庆的气氛。


译文:Paper cuttings are used to decorate doors,windows,and room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joyous atmosphere.


分析:“增加”此处实际是指“加强”,而非我们平常所指的“数量增多”的禽义,因此不宜译成increase,翻译为enhance更恰当。


(二)词类转换


词类转换是汉译英常用的一种手段。汉语的动态性和具体性特点使其在语言运用上多用动词。英语则因其静态性和抽象性特点而在语言使用上呈现出名词化和介词化倾向。在汉译英过程中,适当转换词性,可以使译文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1. 动词—名词


汉语中动词使用比较频繁,而且汉语动词既没有时态变化的约束,也没有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的形式之分,动词甚至可以充当句子的任何成分。相反。英语动词的使用受到形态变化规则的严格限制。一个句子往往只有一个谓语动词,大量原本应该由动词表达的概念,常需借助于名词,因为名词比较不受形态规则变化的束缚,使用起来相对灵活、方便。


原文:吃头两个主菜时,也是赞不绝口。


译文:You will be full of praise while eating the first two main courses.


分析:英语中有大量抽象名词表示行为或动作意义


如advice,agreement,inheritance,knowledge,praise等。以上例句便借助抽象名词表达了特定的行为动作,译文也显得较为地道。


2. 动词—介词


介词与名词密切相关,英语名词的广泛使用使得介词也频繁出现。而且英语中有些介词本身是由动词演变而来的,具有动词的特征。因此,汉译英时,有些动词可以用介词短语来表达。


原文:人们常用剪纸美化居家环境。


译文:People often beautifytheir homes with paper cuttings.


3. 动词—形容词


汉语的一些动词也常常可以用英语的形容词来表达,这些形容词通常是与动词同源的词(如dreamful,doubtful,sympathetic等),这样的译文有时比直接使用动词显得更地道、更标准。


原文:在明朝和清朝时期(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特别流行。


译文:It was widespread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4. 形容词或副词—名词


由于语法结构和修辞的需要,汉语的形容词和副词也可以译为英语的名词。


原文:只有这些生灵自由自在地享受着这个黄昏。


译文:leaving these living things to enjoy this moment of dusk with full ease and freedom.


5. 名词—动词


有些情况下,汉语的名词可以用英语的动词来表达,此时汉语中修饰名词的形容词也随之改为英语中作状语使用的副词。


原文:大自然对人的恩赐,无论贫富,一律平等。


译文:People,poor or rich,are equally favored by nature.


(三)词的增补


1. 语法需要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汉译英时往往需要补充汉语里省去的词语或没有的词类,以使译文符合英语语法的要求。增词译法在汉译英中实际上是添加原文为了语言简洁而省去的成分,增补的词多为冠词(英语所特有)、代词或名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连词和介词等。


原文:农业社会的人比工业社会的人享受差得多,因此欲望也小得多。


译文:People in the agriculture society enjoyed far less than people in the industry society, thus their desires are far less either.


分析:英语中用得最多的介词有at,by,for,from,in,of,on,to和with九个。这些介词是连结英语句子的重要纽带,在英语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汉译英时.要根据上下文搭配灵活地选择介词。


2. 意思表达需要


原文:这是黄河滩上的一幕。


译文:This is a scene taking place on the shore of the Yellow River.


分析:在翻译“这是黄河滩上的一幕”时,增译taking place短语,使译文表达更为生动贴切。


3. 文化背景解释的需要


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英语和汉语包含着许多文化色彩浓厚且不易被译文读者所理解的词语。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使用增词译法,把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翻译出来。


原文: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译文:The wit of three cobblers combined surpasses that of Zhuge Liang,the master mind.


(四)词的减省


所谓词的减省,就是翻译时,把原文中一些仅仅为了语法上的需要而存在的词、词组加以适当省略,从而达到译文通顺、意思完整及句子精练的目的。汉语中重复的部分可以是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等,在译成英语时需适当删减,以保持句子的通顺。


原文:于是转喜为怒,转赞美为责备挑剔,转首肯为摇头。


译文:Then happiness turns to anger,praise to scolding and nitpicking,and head nodding to hea456e60ab46938e5c739295753d73d7fd6e8526b221b698ac5e41064aee439beedshaking.


(五)词的替代


重复是汉语常用的一种语篇衔接手段,虽然英语中也用重复,但多是利用词语的重复来体现语义强调或进行语言润色。汉语以重复见长,英语则以省略见长。故而在汉译英时,可采用替代的方法来避免重复。在英语中主要有三种替代现象:名词成分替代、谓语成分替代和分句替代。


二、 句子的翻译


汉语造句以名词为重心,以词组、散句和分句为手段,习惯按照时间、逻辑顺序进行横排式表述,其内部逻辑关系“含而不露”,甚至断句不严,外形松散,因此汉语常被称为时间型的动态结构,主要体现为形式自由、富于弹性。而英语则以“主—谓”的主干结构为中心来统领各语言成分,句界分明,外形严谨。因此在汉译英时,译文在逻辑和形式上都应当体现出英语的特点。如果是单句,首先应当确立句子的主干及句型,如果是复杂的句子或长句,则需要确立中心,根据上下文进行句子组合.可以译为并列句、主从复合句(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并列复合句或使用独立结构等。这是汉译英的第一步,也是正确译文的基础。


(一)确立主干


在汉译英时,不管汉语句子如何复杂.首先要考虑英语的基本组句框架。这些最基本的框架可以变换,可以组合,但不能突破。组织英语句子时,始终不能脱离“主—谓”主干这一总的框架,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时态变化、语态变化、语气变化、句式转换(肯定式、否定式、疑问式、强调句式及倒装句式等),增加定语、状语修饰成分、插入语等。


(二)语序调整


1. 定语的位置


汉语的定语常放在中心语前;而英语的定语位置分为两种:前置和后置。单词充当定语时通常放在被修饰的中心语之前;而短语和从句作定语则多放在所修饰的中心语之后。


2. 状语的位置


汉语常把状语放在被修饰的成分前面,但英语中状语的位置则分为几种情况:单词作状语修饰形容词或其他状语时,常前置;表示程度的状语修饰其他状语时,可前置或后置;单词作状语修饰动词时,多放在动词之后;短语或从句作状语时,可放在被修饰部分之前或之后。


3. 汉英叙事重心不同


汉语先叙事,然后表态或评论,以此来突出话题,这种句子被称为主题旬。而英语则先表态或进行评论,而后再叙事,以突出主语。


4. 强弱词语的顺序不同


表示感情色彩的轻重、强弱时,汉语将重的内容、强的词语放在前面;英语将语义轻的内容、弱的词语放在前面,基本原则是前轻后重,前简后繁。


除了上面的技巧以外,还要注意段落的衔接。段落的衔接是指段落中各部分在语法和词汇方面有关联,即段落的各个部分的排列和衔接要符合逻辑。汉语和英语在衔接手法上迥异。汉语常用省略(如主语和连接词)和重复的手段,依靠句与句之间内在的隐性逻辑关系体现段落的连贯;而英语则常用连接词(如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替代词、指称语(如人称代词及相应的物主代词)、特有的冠词实现衔接,体现出段落内的语篇性。在汉译英时,我们就要注意通过词的增补、替代等技巧把汉语的衔接习惯转化为英语的衔接习惯。


上一篇:新东方四级全程班视频百度云

栏    目:英语四级

下一篇:大学英语学习灰色关联度分析

本文标题:大学英语四级题型介绍

本文地址:https://www.99waiyu.com/daxueyingyu/876.html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联系QQ:kefu001@99waiyu.com | 邮箱:admin@99waiyu.com

Copyright © 2006-2023 99外语资源教程下载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苏ICP备18004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