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的拓展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并不仅仅寻求挑战,他们还会在挑战中成长。挑战越大,
他们的成长空间就越大。在体育界,这一现象尤其明显。你可以亲眼看到人们能
力拓展和自身成长的过程。
米娅·哈姆(Mia Hamm),美国当时最棒的女足运动员,直言道:“我的一生
都在努力,一直在试图挑战自己,去和那些比我年长、更强壮、更有技巧和经验
的运动员,也就是比我强的人比赛。”一开始,她跟哥哥踢足球;10 岁的时候,她
加入了 11 岁男孩的足球队;之后她加入了美国排名第一的大学足球队。“每一天
,
我都希望可以通过努力达到他们的水平……因此,我进步的速度也出乎意料地
快。”
帕特丽夏·米兰达(Patricia Miranda)在高中时体重超标,也没什么运动天赋,
但她非常想成为摔跤手。某一次被摔得很惨之后,有人对她说:“你就是一个笑话
。
”
一
开始,她哭了,但后来她想:“这真让我下定了决心……我要继续努力,看看
努力、专注加上训练能不能让我成为一名摔跤选手。”她这样的决心从何而来呢?
米兰达是在一个没有太多挑战的环境下长大的。但是她母亲 40 岁时因动脉瘤
去世后,10 岁的米兰达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当你躺在床上快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
候,你可以说的一句很了不起的话就是:‘我这一生充分挖掘了自己的全部潜能。’
妈妈的去世让我有了这种紧迫感。如果你这一生只去做一些简单的事,那么你应
该感到羞愧。”所以当摔跤变成挑战,她准备好去迎接它。
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在 24 岁的时候,米兰达笑到了最后。她赢得了代表美
国队参加奥运会的机会,并从雅典奥运会上带回了一枚铜牌。接下来的目标是什
么呢?耶鲁法学院。人们劝她停留在她已经拥有的辉煌位置,但是米兰达认为,
更有意思的是从底层重新开始并看看自己这一次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超越可能的自我拓展
有时候,成长型思维模式者会通过大幅提高自己的能力来完成原本不可能做
到的事。1995 年,演员克里斯托弗·里夫(Christopher Reeve)从马上摔下,他的
脖子被摔断,脊椎和大脑之间的联系被切断,导致颈部以下完全瘫痪。医疗结果
表示:实在对不起,你只能接受这个现实了。
然而,里夫开始了一项艰难的复健训练计划,包括通过电击刺激的帮助来活
动所有瘫痪的身体部位。他怎么就不能尝试着重新活动起来呢?怎么就不能再次
让他的大脑向他的身体发出指令呢?医生们警告说,他这种行为是因为他处于不
承认现实的时期,因为他对自己感到失望。他们此前见过这种情况,这对里夫的
自我心理调整来说是一个不好的征兆。但是,说真的,里夫每天还能做什么其他
的事呢?还有什么更好的计划吗?
五年以后,里夫能活动了。一开始只有手,后来是胳膊,再后来是腿,最后
是整个躯干。虽然他距离完全恢复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是大脑扫描显示,他的大
脑又可以向身体传达信号了,身体对信号也有所回应。里夫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能
力,还改变了科学对神经系统的整个认知以及对于其恢复潜力的看法。他的坚持
不懈为医学研究打开了新方向,也为脊椎受伤的人们带来了崭新的希望。
故步自封的自我限制
很显然,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在拓展自己的过程中感到兴奋不已。那么固定型
思维模式者在什么情况下能有这样的感觉呢?在事情尽在他们掌握中的时候。如
果事情变得具有挑战性——当他们感觉不到自己聪明且富有天赋的时候,他们就
丧失了兴趣。
在对医学预科生第一学期的化学课进行追踪研究时,我们就看到了这种情况
。
对很多学生来说,这是他们生活的方向:成为一名医生。而现在这门课程就会
决定他们谁能成为一名医生。这确实是一门很难的课。这些平时几乎没有得过 A
以下分数的学生们每次测验的平均分都是 C+。
大部分学生在最开始都对化学非常感兴趣,但是一个学期之后出现了一些变
化。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只对他们一开始就做得很好的事情保持了兴趣。
那些开始感到困难的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和从中获得乐趣骤降。如果这门课程
不能证明他们有多聪明,他们就无法对其提起兴趣。
“
课程越难,”一个学生告诉我,“我就越要强迫自己为了考试努力读书和学习
。
我以前对化学很感兴趣,但是现在每次一想到化学,我就感到不太舒服。”
相反,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即使感到课程极具挑战性,依然保持了浓
厚的兴趣。“这比我想象中要难得多,但这是我想要做的事情,所以这只会让我的
决心更坚定。他们告诉我我不行,更给我了前进的动力。”对他们来说,挑战和兴
趣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在低年级学生的身上看到了同样的现象。我们给五年级的学生们一些很
有意思的智力测验题,他们都很喜欢。但当我们给出的测验题越来越难的时候,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们兴趣骤减,他们还改变主意说想把这些题带回家去
做。其中一个孩子们还撒了个小谎:“没关系,您可以留着这个,我家里已经有了
。
”
事实上,他们恨不得马上逃离这些测验题。即使对擅长做智力测验的孩子们来
说,情况也是一样,拥有“解题天赋”并不能阻止他们兴趣骤然下降。
相反,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们沉浸在这些难题中,乐此不疲。这是他
们最喜欢的,是他们想要带回家的。“您能将这些智力测验的名称写下来吗?”一个
孩子问我,“这样的话,等这些都做完了,我可以让妈妈再给我买一些。”
不久前,我开始对玛丽娜·谢米诺娃(Marina Semyonova)的事迹很感兴趣,
她是一名出色的俄罗斯舞者和教师,发明了一种挑选学生的新奇方法,是一项可
以分辨学生思维模式的巧妙测试。她曾经的一名学生说:“她的学生一开始都要经
历一个追踪期,她会观察这些学生对称赞和惩罚有怎样的反应。那些对惩罚反应
更积极的学生被认为是更值得培养的。”
换句话说,她将那些从简单的事情,即他们已经做得很好的事情中获得乐趣
的学生与那些能从困难的事情中获得乐趣的学生们分开了。
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听见自己说“这太难了,太有意思了”的那一刻,我知道
我的思维模式发生了转变。
是完美无缺还是不断进取
接下来的情节还会变得更加复杂,对于这些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来说,成功还
远远不够,看上去很聪明很有天赋还远远不够。你必须接近完美,而且必须从一
开始就完美无缺。
我们问了很多人,从小学生到青年:“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聪明?”他们的答
案如此不同,让我感到很震惊。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说:
“
在我没有犯错误的时候。”
“
在我快速并完美地完成一件事的时候。”
“
在有件事对我来说易如反掌,其他人却无从下手的时候。”
所有答案都在表示,他们现在就要看起来完美无缺。但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
的人说:
“
在事情非常难,我很努力去尝试,做到了以前做不到的事情的时候。”
或者:“在我钻研某件事很长时间,终于有了眉目的时候。”
对这些人来说,聪明并不是当下的完美,而是与长时间的学习有关:直面挑
战,取得进步。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11-23适应大学生活
- 11-23思维模式和成绩
- 11-23关于能力和成就的真相
- 11-23加倍努力:高风险
- 11-23思维模式改变了努力的意义
- 11-23思维模式与抑郁症
- 11-23我的成功意味着你的失败
- 11-23终身成长证明你很特别
- 11-23终身成长:再谈潜能
- 11-23能力的拓展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11-23终身成长证明你很特别
- 11-23关于能力和成就的真相
- 11-23思维模式和成绩
- 11-23CEO综合征
- 11-23能力的拓展
- 11-23思维模式解析
- 11-18学思维课程
- 11-23两种思维模式之下的不同生活
- 11-18有关逻辑思维的名言
- 11-23思维模式与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