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模式和成绩
让我们从莫扎特和达尔文这种名人故事中走出,回到日常生活中来,看看思
维模式如何让我们在真实生活中取得成就。
有趣的是,看到一个学生在成长型思维模式下走向成功,比莫扎特和达尔文
的故事带给我的影响更大,可能因为这与你我的生活息息相关——关于我们身上
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是这样的,也关系到儿童具有的潜能。
我们在一些学生进入初中时评估了他们的思维模式:他们相信自己的智力水
平是固定不变还是可以发展和提高的?后来,我们对他们之后两年的学习生活进
行了追踪。
进入初中的这种转变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一项很大的挑战。功课开始变得更
难,评分也越来越严格,教学过程也不再那么有针对性。而学生们正在面对青春
期带来的身体和角色上的转变,这一切都发生在同一时刻。他们的成绩开始变得
糟糕,但不是所有人的成绩最终都会一落千丈。
确实不是这样的。在我们的研究里,只有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会出现
成绩下滑的情况。他们的成绩出现了突然的下降,并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越来越差
。
而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们在后来的两年里成绩逐步提高。
这两组学生刚进入初中时的成绩几乎一样。在教学气氛比较宽松的小学阶段
,
他们获得的评分和考试成绩没什么差别,但当他们在初中遇到挑战之后,两组
学生的差距开始增加。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是这样解释他们糟糕的成绩的。有一些人会贬低
自己的能力:“我是最笨的”或者“我被数学搞得头都大了”。还有很多人为了掩盖这
种情绪,转而去责怪其他人:“因为数学老师又胖又讨厌”“因为英语老师是一个大
屁股胖子”或者“因为老师嗑药了”。这些五花八门的分析问题的方式,让他们很难
在未来获得成功。
面对失败逼近的威胁,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们则动用他们的全部能力
来学习。他们对我们说,自己有时也会感到招架不住,但他们采取的应对方式却
是坚持不懈,全力以赴。他们就像乔治·丹齐格(George Dantzig)一样。丹齐格是
谁?
丹齐格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读研究生时,一天,他像往常一样,上
数学课迟到了。他冲进教室后,抄下了黑板上的两道作业题。后来做作业的时候
,
他觉得这两道题非常难,花了很多天才解出来。最后他发现,原来这两道题根
本不是作业,而是两道尚未解决的著名的数学难题。
“
不愿努力”综合征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在面对这种艰难的转折期时,视其为一个巨大的
威胁,威胁着他们可能会暴露自己的不足,从胜利者变成失败者。事实上,在固
定型思维模式中,青春期是一场巨大的测验。我是聪明还是愚蠢?我长得好看还
是难看?我看上去很酷还是一个书呆子?我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而且在固定型
思维模式中,失败者将永远是失败者。
所以也难怪,这么多青春期的学生绞尽脑汁,不为了学习,而是为了保护他
们的自我意识。而他们达成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除了对自己的老师进行生动的
攻击外)就是放弃努力。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娜佳·萨莱诺-索南伯格这样聪明的学
生,也在这个时间段放弃了努力。事实上,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们告诉我
们,他们在学校的主要目标除了让自己显得聪明以外,就是尽可能少付出努力。
他们非常同意这样的说法:
“
在学校里,我的主要目标就是尽可能简单地去做事情,这样我就不用太努力
了。”
这种“不愿努力”综合征也经常被当作青少年与成年人划分界线的一种方式,但
同时也是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保护自己的一种途径。他们认为成年人在对
他们说:“现在我要看看你到底有什么本事。”他们的回答是:“不,我是不会让你
看到的。”
杰出的教育家约翰·霍尔特(John Holt)说,当其他人对自己品头论足的时候
,
我们都会使出这套招数。“我们那里最差的学生,我遇到过的最差的学生,在教
室外的生活中和学校里其他同学一样成熟、聪明、有趣。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
在某一个环节上,他的智力水平和他的学校教育之间产生了脱节。”
而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认为,停止努力是自己无法理解的一件事。对
他们来说,青春期是一个充满了机遇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可以学习新的科目,可
以找到他们的兴趣点,以及未来想要做什么。
在后面的内容里,我会讲述我们的一个研究项目,这个项目旨在培养初中生
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现在我要告诉你们的是,成长型思维模式是如何让这些孩
子重新拥有努力的动力的。有一天,我们在向一组新的学生介绍成长型思维模式
。
突然间,组里最顽固难搞、最不愿努力的孩子吉米两眼含泪地抬起头说:“你是
说,我可以不是一个笨蛋吗?”从那天起,他开始努力学习,熬夜做作业,以前他
根本不关心作业的事。他开始提前交作业,好提早拿到反馈并进行修改。他现在
明白,努力学习并不代表你很脆弱,而是会让你变得更加聪明。
发现你的头脑
我的一个密友最近给我看了他写的一个诗歌般的故事,这让我想起吉米以及
他最终愿意付出的努力。我这位朋友上二年级时,老师毕尔女士让每个学生画一
匹马并剪下来。她将所有的马贴在黑板上方,然后向学生们灌输成长型思维模式
理念:“你们的马和你们的头脑跑得一样快。每一次你学到了新知识,你的马就会
前进。”
我的朋友对“头脑”这件事并不很确定。他的爸爸总是告诉他:“你总是说得太
多,却想得太少,这对你自己不好。”而且,他的马看上去一直停留在起点,“其他
人的头脑都加入了这场学习竞赛”,特别是汉克和贝利,班里的天才,他们的马跑
在了所有人的前面。但我的朋友一直在继续加油。为了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
他继续和母亲一起看漫画,和奶奶一起玩牌时记下分数。
很快,被我喂养得很好的骏马
会像三冠马一样向前冲去,
而且没有人
能够阻止它。
经过几个星期、几个月
他不断向前
一
匹
一
匹超过了其他马
在春末最后冲刺时
汉克和贝利两座高山在前
只需要再做些减法练习
在学校最后的铃声响起时,
我的马赢了——“仅以一鼻之差领先!”
之后我知道,我有聪明的头脑:
我的马可以证明。
保罗·沃特曼(Paul Wortman)
当然,学习不该是一场竞赛。但是这场比赛帮助我的朋友认识到了自己的头
脑,并将它和学校的学习联系起来。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11-23适应大学生活
- 11-23思维模式和成绩
- 11-23关于能力和成就的真相
- 11-23加倍努力:高风险
- 11-23思维模式改变了努力的意义
- 11-23思维模式与抑郁症
- 11-23我的成功意味着你的失败
- 11-23终身成长证明你很特别
- 11-23终身成长:再谈潜能
- 11-23能力的拓展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11-23终身成长证明你很特别
- 11-23关于能力和成就的真相
- 11-23思维模式和成绩
- 11-23CEO综合征
- 11-23能力的拓展
- 11-23思维模式解析
- 11-18学思维课程
- 11-23两种思维模式之下的不同生活
- 11-23思维模式与抑郁症
- 11-18有关逻辑思维的名言